希普三十 而立而熠 | 祝贺希普成立30周年

2025-08-01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全球贸易紧张与经济波动,人工智能带来机遇与挑战,人口结构、资源环境等深层次矛盾亟待破解。


百年未有的变局,孕育着巨大的不确定,我们能做什么?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个体行业都需找准自身定位,以行动回应时代命题。


立足本职就是最好的担当。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数字化赋能产业链效率,以绿色理念守护粮食安全,才能夯实农业根基,为国家发展积蓄底气。


01

原料立基石

饲料是地球物质能量循环中的一环,中国饲料工业源于大时代的需求,源于一位伟人的一锤定音,茁壮于改革开放的浪潮,沉淀为国家强盛的基石。


1980年,中国饲料产品总产量仅为110万吨,人均肉蛋奶消费量严重不足,1982年10月,邓小平同志同原国家计委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要搞饲料工业,这也是一个行业。


1983年1月,邓小平同志谈农业发展规划时强调:农业翻番要靠多种经营……全国都要注意饲料加工。要搞几百个现代化的饲料厂。



1984年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颁布《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自此,饲料工业大发展的局面在神州大地展现。


正大康地、新希望、温氏、牧原、海大……一批优秀的国内外饲料企业应运而生,发展壮大。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畜牧饲料业构建了国民健康之基石。


2024 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 12,621 亿元,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31503 万吨。



3亿吨饲料里,有一种占比极、作用巨大、不可或缺的成分,就是饲料原料。


02

行业熠光辉


饲料原料为动物养殖提供能量、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理功能等。其中,饲用蛋白原料的应用和开发,是撬动饲料报酬的杠杆之一。


饲料原料包括多种用于动物饲料的物质,而蛋白原料特指富含蛋白质的原料。如豆粕、鱼粉、棉籽粕等。蛋白原料为动物提供必需的氨基酸和营养,支持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二十世纪末的饲料工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艰难前行。大豆蛋白与秘鲁鱼粉构筑的原料壁垒和高达90%的进口依存度,横亘天堑的“营养鸿沟”。加上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大以及蛋白原料单一等因素,行业命脉系于海外供应商的掌心,养殖业利润在远洋货轮的汽笛声中悄然蒸发。


困境往往孕育奇迹,时代洪流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拓荒者。张子仪、麦康森、李德发、印遇龙、姚斌、侯水生、谯仕彦……为产业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他们以科技为犁,在依赖进口的坚冰上开垦出自主创新的沃野,不仅打破了原料的“卡脖子”困局,更让中国饲料工业淬炼出独特的竞争力,书写了一部“仰人鼻息”到“自立自强”的产业巨著



1979 年,泰国正大集团与美国康地集团携手合作,在深圳创立了正大康地,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饲料企业。自此。中国饲料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在蛋白原料领域,一大批优秀企业相继诞生:


如,海大集团,专注水产蛋白饲料研发,通过酶解蛋白、发酵技术等提升饲料效率;新希望六和,纵向整合上游原料(如豆粕、鱼粉)与下游养殖业务;正大集团,引入国际先进生物发酵技术,从饲料生产延伸至养殖、食品加工,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蛋白产业链闭环。以及率先从酿酒酵母中获取酵母蛋白的安琪集团;以高温高压水解工艺,将羽毛转化为高消化率蛋白原料的滨州辉大;产品覆盖肉粉、血粉、水解羽毛粉等动物蛋白饲料的无棣渤海……



希普生物与优秀的同行们共同站在饲用蛋白原料产业的沃土上,为祖国的饲料工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它的身上,或许可以看到中国饲料产业发展的缩影。



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和家庭式小规模饲养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转变;改革开放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涌入中国,企业开始注重产品品质和科技创新;步入现代化阶段后,在饲料配方、营养成分方面深入研究,饲料无抗”“低蛋白日粮”“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开发与应用”“降本增效”“新质生产力”等等,推动着饲料产业的重构与升级。


一个念头也能点燃创新的火焰,一颗星火也能照亮希望的星空,一粒生物分子也能合成无限可能的未来。



03

希望立初心

1995年8月1日,怀着“成为全球受尊重的生物技术企业”的美好愿景,担负着“从源头净化人类食物链”的时代使命,希普人出发了。30年来,希普“以正立信,永不言弃”,坚持“安全、友好、品质、创新”,做“肽时代精造者”,用希望,谱华章。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希普自1995年成立以来,始终以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驱动,在微生态制剂、发酵、水解/酶解、烘爆等技术创新领域,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专利壁垒的产品。如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发酵豆粕、发酵棉籽蛋白;水解鱼蛋白粉、大豆酶解蛋白、棉籽酶解蛋白;烘爆大豆、烘爆棉仁粉、烘爆玉米、烘爆大米等。


现已形成饲料原料预消化三大核心技术:发酵、酶解和烘爆。



希普的烘爆工艺,是全球首创烘爆新模式,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烘爆罐,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且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证。360度立体旋转翻转技术+360度立体循环加热技术,高温蒸汽全包围烘烤,球型罐式无死角转动,让每一粒大豆受热更均匀,色泽更鲜亮,香味更浓郁,保鲜保色保口感。


希普发酵技术优选生物效能优良菌种、优化培养基成分、自主软件著作权发酵软件控制温湿度/溶氧/pH值等发酵工艺参数、在自有知识产权发酵设备中进行发酵培养,开拓出半固态发酵、微生态液体发酵两个发酵技术路线并形成核心关键技术链。


希普发酵技术降解游离棉酚、丹宁等有毒物质到饲料卫生标准安全线以下,减少大豆球蛋白、大豆伴球蛋白等抗营养因子到幼龄动物安全水平,提高蛋白质消化率、改善适口性,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肽、消化酶、菌体等激活肠道免疫、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增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粪污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养殖环境,实现提质增效、减量替代、降本增收。


在新疆广袤的棉田深处,一朵棉花的故事,讲述了希普酶解技术的开花结果。



蛋白质在酶、微生物、酸、碱作用下可产生蛋白质水解产物,酶解技术是使用生物酶催化水产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的过程,打破蛋白质的肽链结构,提高其利用率。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能以极高的效率和专一性催化特定反应,可选择性地裂解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将蛋白质降解为更小的肽段和氨基酸。


蛋白质酶解后,形成小分子肽段和氨基酸,溶解度和消化率显著提高,小分子肽段更容易被消化道吸收,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酶解过程可以有效去除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和多酚类等抗营养因子,同时还能去除腥味物质,提高适口性。


酶解后的小分子肽段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如乳化、起泡、凝胶化和保水性,能够改善蛋白质类产品的质地、口感和稳定性。很多蛋白酶解产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免疫调节活性等生物活性,酶解技术可以激发或增强蛋白质类产品生物活性,从而提高附加值。


当棉花遇上希普,棉杆、棉粕、棉仁、棉籽,以“变废为宝”的智慧重构了棉花产业链的价值逻辑。从攻克技术难关、申请发明专利、探索量产到试水成功,希普制定了棉籽酶解蛋白的企业标准,技术成果也在国家项目中荣获金奖。



希普生物的棉籽肽产品广泛应用于种植、养殖、食品、医药、新材料、化妆品、新能源等领域,推动棉花产业从“原料输出”向“高附加值制造”转型,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饲料原料预消化技术与非常规饲料原料探索,既是破解行业痛点、响应政策导向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降本增效、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希普生物“饲料原料预消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了行业思想碰撞的舞台与品牌价值传递的盛事。



六届积淀形成的品牌效应,不仅推动预消化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更助力饲料行业突破资源瓶颈、提升生产效率,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希普力量



04

创新熠华章


三十年来,希普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如微生态制剂系列产品,响应国家饲料减抗/替抗需求,助力绿色养殖通过生物技术提升饲料转化率,如参与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的生物转化利用,对接“无废城市”等循环经济政策;对非常规饲料原料的探索,如棉籽酶解蛋白的多产业应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功能性氨基酸等领域研发,如水解鱼蛋白粉,减少对进口产品(如鱼粉)的依赖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


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产学研合作,先后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安徽大学抗菌肽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微生态学博士工作站、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石河子大学产学研基地等,多项研发成果落地并获市场赞誉。符合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导向。



承担科学技术部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 2 项、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1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200余项。部分产品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将生物饲料产品出口至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服务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为全球20+国家 全国TOP100企业提供服务



30年技术沉淀为基石,9大生物基地落地全国。布局广东、新疆、湖北、安徽、上海等9大生产基地,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产业矩阵。



05

因肽立潮头


企业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航行,而是与市场大环境、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航程。


当健康中国战略加速推进、生物科技迎来黄金时代,希普从饲料原料预消化技术向合成生物、肽领域的战略聚焦,正是对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



这一转变看似跨越式突破,实则深植于企业基因:三十年前,希普便以棉籽肽研发叩开肽生物工程的大门,在预消化技术的探索中早已与肽分子结下不解之缘。


肽时代的战略升维,既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更是厚积薄发的主动跨越。



新疆的广袤大地见证了希普肽肥的绿色革命。希普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创造性地将肽应用于肥料产业。通过科学配比和合成技术,研发出高效、环保的氨基肽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还能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生物医药领域,希普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成功研发了新型生物医药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以肽为基础,有机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高,速效氮源比例高,精氨酸位于肽链端活性位点,为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选择。



在新材料领域,希普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力。植物干酪素开启了跨界融合的盛宴,这种新型材料也是以肽为主要成分,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皮革、涂料、塑料、纺织、化妆品等多种工业场景,为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传统饲料领域,希普的预消化饲料原料依旧稳步前行,鱼肽、棉籽肽、菜籽肽、大豆肽新品层出不穷,为畜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而未来的征途,远不止于此。希普的目光又投向食品、化妆品、新能源的广阔天地,誓将以肽为翼,翱翔于科技创新的蔚蓝天空,探索未知,创造无限可能。



2025,恰逢希普三十华诞。三十而立,是未来征途的起点三十而熠,是熠熠生辉的开端。


“微生态制剂”起步、“蛋白原料预消化引领者”到“预消化原料精造者”再到“肽时代的精造者”虽然希普的角色在改变,但不变的是“从源头净化人类食物链”的使命。


在穿越特殊经济周期的浪潮中,我们目睹了无数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潮起潮涌中,总有人乘风破浪,傲立潮头,用智慧和勇气作罗盘,指引企业另辟蹊径。


如同希普选择走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肽力量”的道路,虽然这是一条太不容易的道路。



但也正因为有无数个像希普一样的企业敢于迈出太不容易的每一步,才汇聚成中国饲料工业、中国经济走出的一大步。


06

自强自立 前程熠熠


从加入WTO的激流勇进到贸易战中的从容应对,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跨越都镌刻着民族企业的奋斗足迹,与祖国共赴自立自强的壮阔征程。


希普,有幸跻身这个不凡的历史进程,并发挥了一点小小的作用。


当关税战的阴云笼罩全球,正是许多如希普一样的民族企业,用科技创新、应用实践为祖国经济的韧性发展注入强大的底气与力量。


未来,智能制造、数字化养殖、AI技术将为饲料工业、生物工程注入新活力,我们更需要在此时此刻持之以恒求创新、坚持不懈促转型、坚定不移做品牌。


万事万物都是螺旋型上升的,如同组成生命的DNA,在从太不容易到太容易的循环中,实现企业升华,实现为产业做贡献的伟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分享